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智能管理

Print

          總院以創新思考理念出發,持續發展以顧客為中心之各類系統。運用大數據分析、雲端科技、人工智慧等,積極發展各項智慧化系統,邁向更完善的智慧醫療服務。2019年呼應院長六大任務之策略,跨領域跨團隊以六大流程取得「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審查標章」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Art editor Img

          (一)門診服務流程

          以病人端角度檢視整體就醫務流程,提升病人就醫便利性與節省病人時間為目標,建構「病人端服務」、「社區醫療服務」、與「院內就醫服務」系統。建構以病人為中心完整的電子病歷系統,整合健保署、國健署等各類雲端病歷資訊,建構病人安全相關的主動式提示系統,例如:檢驗報告異常提醒、用藥安全提醒,癌篩提示系統等。

          資訊技術持續精實服務作業流程,推動電子病歷,門診不調紙本病歷比率已達9成。節省病歷借調及護理人力成本,病歷室檔區人員由原先40人陸續精簡至27人,節省13個檔區人力成本;主動式藥費管控機制,重覆用藥與重覆檢查驗提醒,撙節醫療資源;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帳務管理,推動自動化與多元化服務,整合門、急、住診人工櫃台作業,提供多功能服務,網路掛號、APP 掛號、手機上網、電腦語音與自助掛號可提供17.4 位人力,大幅降低櫃台人員負擔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Art editor Img

    (二)急診照護流程

          由資訊室與急診醫師共同研擬急診系統操作介面,以使用者經驗為導向設計介面。透過視覺化概念,將看診系統分為九大區塊,以區塊分隔功能列,看診醫師可依照需求點選所需要的窗格進行作業。透過智慧化發展,包含無紙化、流程改善、資訊系統版本演進,每個月節省 100 箱紙張,開單時間由 10 秒減少至 3 秒,有效節省人力、物力,將省下來的時間提供給病人更好的醫療品質。更透過簽床系統智慧化簽床,有效解決急診壅塞;其成效預期反映在急診滯留的時數上,依據管制圖分析,自2017年起,急診滞留大於48小時比率穩定平均值,從4%降至2.4%,顯示本院多方成效努力獲得良好成果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Art editor Img

    (三)住院(含ICU)服務流程

          以資訊科技實現全人醫療的理念,透過階段性任務建置完成「智慧全人醫療照護資訊平台」,做為團隊的決策支援系統。早期警示系統促進病人安全,降低每月全院院內心跳停止(IHCA)發生人次(10人次/月降低至5人次/月)、發生密度(0.36降低至0.20%)及IHCA病人院內死亡率,進而降低住院天數、避免醫療爭議。護理評估系統自動帶出病人健康問題,為病人制定合宜的防跌計畫,跌倒發生率逐年降低至≦0.06%。住院病人壓瘡總發生密度逐年下降至≦0.07%,住院病人壓瘡癒合率逐年上升至≧47%。

          形塑醫病共享決策(SDM)文化,自行開發互動式網站,開發病人決策輔助工具系統(PDA),創新及流程改善,結合醫師、護理、各職類、SDM、檢體追蹤、放射腫瘤等等資訊整合系統;再與高齡友善床邊智慧看板,ICU電子白板,傳染病通報,檢查驗異常值通報系統及出院準備服務系統等等偕同運作,標準化流程作業使系統穩定運作,減少時間,人力及紙張資源耗用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Art editor Img

    (四)手術照護服務流程

          在手術流程中,透過雲端科技的導入,簡化醫療作業,降低錯誤率;以病人流思考為基準,將每個流程透過指標監測,掌握流程成效確保醫療品質。本院率先將手術護理紀錄e化,並結合手術費用統計、手術設備動用率,及手術成本分析,取代傳統人工調閱建檔無謂的人力、時間浪費,護理紀錄完整率改善前為84%,改善後完整率達88%;提升手術全期護理訪視執行率達94.4%。

          前線醫療單位的紀錄,可回饋至醫務企管部及各部科主任,進而檢討各類手術中所使用不計價及處置費內含耗材使用異常情形,作為手術成本管控參考;又更精確地計算各設備使用時間,動用率結果更具意義,俾作為提升手術排程效率之參考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Art editor Img

    (五)藥事服務流程

          藥事服務流程之智慧化發展歷程著重於作業有系統性地簡化、優化,達到全面性安全防護、藉由資訊協助自動化作業、程式系統串接及整合,提升使用者友善性、可近性及彈性化。

    • 藥事管理端:智能管制藥品櫃、候藥顯示監控裝置、醫用氣體智能管理系統。
    • 病人照護端:電腦醫令輸入系統、條碼給藥系統、數位化給藥紀錄、自動調劑系統。
    • 用藥識能端:用藥提醒APP、多元文化用藥資訊、Zenbo機器人協助推動醫病共享決策、電子處方平台(uPub結合uCentral資料庫)等。

          藥療監測端:藥物血中濃度監測異常警示通報作業、藥物不良反應監測與通報、藥事照護轉介系統、智慧藥物評估系統及全人醫療整合照護平台系統,結合全方位的智能輔助,協助藥師於藥事照護流程中,避免藥物治療相關之醫療疏失,降低各用藥流程中可能引起之錯誤。管制藥品錯誤率由35%降至1.03%。藥品退回件數由平均6件/月降至2件/月。每次取藥由92秒減少至20秒,節省約78%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Art editor Img

    (六)行政管理

          行政管理系統以「集中管理、WEB化雲端應用服務」方式進行各項管理支援,皆由系統開發同仁與執行單位共同討論,並以未來「可持續擴充功能」、「符合使用者需求」為原則下進行建置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Art editor Img

    ::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