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專業醫療服務專業醫療服務

Print

    Art editor Img     

     高雄榮總雖是公立醫學中心,在財務運用、人員編制、應變能力上仍會受到國家政策之限制,但員工對於核心價值共識度強,榮民體系「醫養合一」資源充沛經驗豐富,優質的核心醫療能力是主要的強項。同時內政部宣布臺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,國家重視長照及健康促進、高齡醫療及配合國家政策,都是永續發展的機會。而健保資源的緊縮、教育制度、勞基法、退休制度變遷所帶來的衝擊皆需謹慎面對。

    Art editor Img

    ♦特色醫療服務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Art editor Img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Art editor Img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Art editor Img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Art editor Img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Art editor Img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Art editor Img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Art editor Img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Art editor Img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  ♦緊急醫療服務

    ​   ​      政府自2007年起推動緊急醫療分級評定,明定對於醫院急診醫療、急性腦中風、急性冠心症、嚴重外傷、高危險妊娠及新生兒照顧的要求;並將醫院依其緊急醫療能力分成重度、中度,及一般級等三個等級;高雄榮總通過衛生福利部緊急醫療分級評定中,2017年通過最高級的「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」至今。

          於2005年承接衛福部「高屏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計畫」至今,協調、調度轄區內緊急醫療量能,讓高屏區平安度過「莫拉克風災」、「高雄氣爆」、「復興航空澎湖空難」等等災難。也在2009世界運動會期間綜理規劃活動現場緊急醫療救護成功,讓世運主席肯定為「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次世界運動會」。近年更延伸救援廣度與深度,有效地支援「臺南地震」現場緊急醫療。並全國首創,與高雄市特種搜救隊結合應變,團隊成員第一時間啟動,支援「花蓮震災」,深獲好評。

          在急診及重症服務方面,急診服務量持續成長,2019年服務人數已達90,233人次,是榮民體系醫療機構中最大的急診服務量。其中檢傷一、二級的危重病人占23%以上,而住院的病人的嚴重度2019年第1季至第3季為高屏區第二名。自2014年起加入衛福部「急診暨轉診品質提升計畫」,擔任基地醫院角色,協助中、小型的網絡醫院收治嚴重外傷病人,治療質與量表現為全國標竿(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–銅獎)。2019年因外院無法處置而轉入的嚴重外傷病人(檢傷一、二級)佔率為46.9%,緊急外傷啟動小於10分鐘比率達100%。

           配合政府政策,解決小型醫院急重症就醫與轉診、大型醫院急診擁塞與病人滯留,本院自2013年起加入衛生福利部「提升急重症及加護病房轉診品質計畫」,擔任「高雄合作網絡」主基地醫院,與另一合作基地醫院(高醫大附設醫院)一起,共同協助高雄市10家區域及地區急救責任醫院的急重症轉診。每月召開會議,檢討服務量與轉診狀況。2019年「檢傷一、二級之急症病人滯留超過48小時」之年平均比率降至3.4%。急性腦中風、重大外傷與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診6小時內住院率年平均比率為86%。

    緊急心肌梗塞後送照顧模式

    ♦高齡醫學服務

          相較於亞洲各主要國家,內政部指出,台灣老年人口比率僅次於日本,而與南韓相當。依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資料顯示,台灣由「高齡社會」轉為「超高齡社會」(superaged society)的時間僅8年,預估將較日本(11年)、美國(14年)、法國(29年)及英國(51年)為快,而與韓國(8年)及新加坡(7年)等國的預估時程相當,反映出台灣老化速度的嚴重程度。面對快速老化的高齡社會,台灣醫療與長期照護體系即將面對前所未有的改變壓力。

          台灣老年人口比率在1993年超過7%,進入「高齡化社會」,而後受到戰後嬰兒潮世代陸續成為65歲以上老年人口影響,老年人口自2011年起加速成長,並於2017年2月起破百(代表老年人口數多於幼年人口數)後,2019年底老化指數續攀升達119.8。

          高雄榮總為提昇高齡長輩醫療照護品質,於2004年6月成立「高齡醫學中心」整合高齡醫學中心、內科部、家庭醫學部、精神部、急診部、復健醫學部、中醫部之醫師,及護理部督導長、護理長、個案管理師、社工師、營養師、藥師、物理治療師、職能治療師、臨床心理師、醫務管理人員及教學研究部研究員等,成立「高齡醫學多專業照護團隊」,展開對高齡長輩之醫療服務、教學、與臨床研究工作。本院更將「發展高齡醫學業務」納入策略目標、重大政策、及推動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具體措施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Art editor Img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Art editor Img

          高齡醫學中心以「創新服務、團隊合作、尊榮生命」為願景,以「提供優質安全的高齡照護、培養德術俱佳的醫療團隊、成為高齡醫學的標竿中心」為使命,高齡醫學服務之特色及創新,即是秉持「全人、全家、全程、全隊、全社區」之「五全精神」,提供特需社區之健康管理,至長輩急門住診優質安全之醫療服務,以及出院後的「中期照護」,最後回歸至社區健康管理,點線面「無縫式之照護」。期望長輩能健康老化,不僅活得老、更能過得好。

    Art editor Img

    ♦長期照護服務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Art editor Img     

      長照整合服務中心

    ♦全國首創出院無縫接軌長照服務模式

          為使病患與家屬安心出院返家,減少急性醫療銜接長照居家服務之空窗期,2016年9月與高雄市政府衛生局、社會局密切合作,共同開創「急性醫療」與「長照2.0」的無縫接軌服務,讓住院長者在出院前,就有機會安排好出院後的長照服務,從原本出院後要等平均約34天才能有居家服務到位,縮短為出院3天內即可得到服務。高雄榮總創新性的出院準備無縫接軌服務,更得到衛生福利部的肯定,以本院「出院長照服務無縫接軌」模式為範本,推廣到全國各醫院,並領導逾180間醫院通過長照出院準備友善醫院認證。在高雄市政府支持下,啟動住院即時評估與輔具申請流程,並與社會局南區輔具中心合作,於長照整合服務中心設置輔具服務站,提供全國最完整之輔具無縫接軌服務。本院出院病人,使用無縫接軌評估轉介照管中心個案數,2017至2019年分別有128、325、539人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Art editor Img

    ♦成立全國第一間醫學中心級之「樂齡日間照顧中心」

          高雄榮總於2017年7月啟用「樂齡日間照顧中心」(社區式(日間照顧)服務類長期照顧服務機構),藉由本院之跨領域多專業臨床照護團隊實際參與,結合周全性老年評估及長照需求評估,透過團隊合作擬定及實施照護計畫,建立整合醫療服務的「日照中心照護模式」,同時段可服務失能失智長輩達30位。

          樂齡日間照顧中心位在院區周邊,室內規劃接待區、3間多功能活動室、餐廳、交誼廳、會談室、無障礙浴廁等空間,除此之外,依照建築物原有特性,於室外天井區設置寬闊又兼具安全性之戶外活動空間,於營運初期,導入各項產官學合作,連結社區資源,導入智慧化照護系統,以提供長輩更貼心之軟硬體設施與服務。

    樂齡日照中心

    ♦安寧緩和醫療照護服務

           《安寧緩和醫療條例》於2000年三讀通過,使末期病人在生命的末期可以接受安寧療護,重視末期病患善終的權利並減少無效醫療費用的支出,高雄榮總承辦退輔會之「榮民體系安寧緩和醫療照護與推廣計畫」,並成立南區安寧緩和資源中心執行相關業務,積極建構完整的安寧緩和醫療照護網絡,服務範圍遍及大高雄地區,並與台南、屏東、高雄之榮院及榮家合作辦理宣導,培育醫療人員及社區民眾正確的安寧理念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Art editor Img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Art editor Img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Art editor Img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Art editor Img

    :::